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澳門智慧城市建設(下)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澳門智慧城市建設

    全面的推進  切身的訴求

 

    特區政府近年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總體規劃和發展實績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二○一八年八月,特區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構建智慧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阿里巴巴集團的雲計算技術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同月,澳門大學獲國家科技部批准設立的“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揭牌;二○一八年十二月,特區政府完成“試點雲計算中心”的構建,並部署了特區政府專用的數據平台;同月,衛生局公佈智慧醫療初步發展成果,展現了構建澳門醫療大數據平台的成效,現時居民已可在手機應用程式上查詢個人醫療紀錄;同月,交通事務局表示,將在二○一九年陸續推出四種智慧交通的相關應用,實時及預測交通路況、點對點查詢等功能現今已投入使用;二○一九年三月,澳門旅遊局正式推出“旅遊資訊交換平台”、“旅客洞察應用”及“智能客流應用”三項目以加快智慧旅遊發展……這些階段性成果都表明,智慧城市建設正在逐步實現全面落地。

 

    本澳智慧城市建設正在走進網民的視野和生活當中,調查結果顯示,70%網民知道本澳正在進行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有許多具體的應用方向,本澳網民對於智慧城市又如何理解?關心哪些方面?調查結果顯示,21%知道本澳正在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的網民對智慧城市的理解是“推進網上支付∕手機支付發展”,比率最高,其次分別是“全面電子化∕智能化”(14%)、“更智能∕便利的生活”(9%)、“數據化∕大數據的運用”(8%)、“線下服務轉到線上”(7%)、“先進技術∕高科技”(4%),以及“與阿里巴巴有關”(4%)等。若總結結果,可見較多網民從資訊科技發展、便利生活、數據的共享應用等較大的切入點去理解智慧城市。若細化至具體事務,有網民關注到阿里巴巴集團與澳門特區政府簽署《構建智慧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認為阿里巴巴集團將以其技術優勢將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網上支付∕手機支付成為網民最受關注的具體實務,也體現了網民在智慧城市建設進程中的切身感受與需求。

 

    調查同樣關注本澳網上支付與手機支付的普及情況。數據指出,成年網民使用網上支付的比率在二○一七至二○一九年間逐年上升,三年比率分別為49%、55%及65%。手機支付的使用比率相對顯得較低,但同樣體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38%成年網民有在線下實體店使用手機支付,相比二○一八年上升19個百分點,呈倍增之勢。使用意願方面,65%成年網民願意在線下使用手機支付,期望應用場景集中於餐飲場所、超級市場與個體零售商店,結合使用率數據可見手機支付的發展仍具較大的潛力。

 

    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

 

    智慧城市有智慧政府、智慧旅遊、智慧醫療及智慧交通等林林總總的應用範疇,這些都需要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前文提及,網民在智慧城市建設的理解更多地從資訊科技、數據等角度出發,應當說,相關的科學技術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先進技術的落地應用可以發揮先導作用,以立竿見影的效果讓居民最直接地感知智慧城市建設對本澳的積極改變,從而加深對本澳智慧城市建設的認同,之後智慧城市建設持續推進的阻力自然減小。資訊科技是智慧城市之極重要組成部分與主要動力,亦是不少居民對“智慧”的主觀詮釋,但資訊科技並不是智慧城市的全部。

 

    年度調查結果顯示,除了資訊科技相關方面外,1%知道本澳正在建設智慧城市的網民對智慧城市的理解為“綠色生活”,比率相對較低,網民對智慧城市的認知更集中於資訊科技相關方面,對智慧城市應有的可持續發展、宜居等屬性認知尚未深刻。由於本澳在智慧城市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仍有不少的技術難題需要攻堅,關注點集中在資訊科技上合乎本澳實際狀況,但長遠來看,智慧城市的建設應該是全面均衡的,綠色環保、人才培育、文化傳承、創新氛圍這些因素同樣是其應有之舉。

 

    若拓寬視野,觀察其他國家及地區建設智慧城市的實踐經驗,便會發現智慧城市的建設從不局限於科技層面。智慧城市理念的內涵是深刻而豐富的。以歐洲為例,歐洲已有專家學者建立了智慧城市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歐洲的指標體系具有更強的整體性,不單單偏重資訊科技,而是強調城市綜合的宜居屬性,將綠色生活、政治參與、公共安全、社會公平、文化教育等面向都納入體系當中,並以綠地面積、市民代表比例、犯罪率、低收入戶比率及居民閱讀書籍量等客觀指標,以及市民對各種智慧應用的感受意見等主觀指標作為評價標準進行測量,這些因素、指標所圍繞的核心主題實際上是城市的宜居性與居民的生活質量。

 

    實際上,《文本》同樣體現出對居民生活的重視,當中提出,“以人為本”及“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本澳智慧城市發展的根本原則。智慧城市的建設包含許多層面的內容,但其根本價值取向皆為更好地服務居民的生活,讓居民生活更便利、更有幸福感。當然,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是本澳的發展定位,建設成果同樣需要惠及訪澳旅客。因此,本澳的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充分體現“澳門特色”,貫徹落實《文本》體現的理念及發展目標。與此同時,發展出一個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及可持續發展兩大根本原則,可以對智慧城市建設實績進行測量、評估,可操作性、全面性、準確性兼具的智慧城市建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為今後發展方向的調整提供積極有益的參考。

 

    《文本》對智慧城市建設提出的願景是“把澳門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旅遊休閒智慧城市”,為本澳描繪了一幅居民安居樂業、旅客怡然自樂的美好藍圖。早在二千多年前,古希臘先賢亞里士多德就在《政治學》中對城市宜居思想作出高度概括和具詩意的表達:“人類生活的發展推動了城邦的出現,實際上,城邦的存在價值卻是為了更為優良的生活。”《文本》的願景與亞氏的總結形成了相隔千年的遙相呼應,皆因共建美好生活、增進社會福祉是城市生活的永恆主題,從來不是能夠畢其功於一役的,在建設智慧城市的今天,這種取向依然一直處於傳承當中。 

    (下)

 

    張榮顯  (澳門互聯網研究學會會長)

1人次點贊